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

從"多就不一樣"再談中西醫

雜唸的人老愛舊話重提,曾提過中西醫個自的好處...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37389&prev=37416&next=37353&l=f&fid=7

近日讀過一篇台大物理系高涌泉教授的文章,內容提及凝態物理學家"安德森"的觀點:多就不一樣

大意是這樣的:安德森主張凝態物理與粒子物理大不同,粒子物理也不全然是凝態物裡的基石

凝態物裡、粒子物理是什麼?

就好像我們想了解一個鬧鐘,會將之拆解研究,藉由各零件的功能來推測整個鬧鐘的行為

整個鬧鐘的學問就屬凝態物裡的範疇;是很多粒子群聚而成的個體之行為

粒子物理就是探討那一堆零件,只是拆得更細、更基本

即便我們徹底了解垮克 (比原子更小的粒子,目前被視為萬物的基本單元) ,也沒辦法由此推估鬧鐘的行為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巨觀的世界(我們熟悉的生活空間):

若測得物體當前的速度與質量,便能求出它將來的位置

反之亦然:若知道位置資訊,我們就能反推出速度資訊...

粒子的世界:

只要我們測量到位置資訊,表示粒子的速度一定測不準

如果知道粒子的速度,我們只能說它未來出現在某位置的機率有多高,但沒辦法完全說得準

這就是有名的測不準原理: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37416&prev=37599&next=37389&l=f&fid=7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最近我看醫學界也有類似現象:

西醫系統的解析能力極強,對於人體,非得瞭解到細胞、分子等級,而他們也確實能夠辦到

但最近有關"ATP"的研究卻跌破大家眼鏡

過去認為ATP(帶有三個磷酸根的腺苷)是生物能量利用的基本單位,就好比汽車的汽油一般

如此基本單位,其作用層面應該相當專一

但事實並不然,ATP竟然也與神經傳導有關!

而且根據脫掉磷酸根數目的不同,效應也不同

這下好了,研究越細,問題卻不減反增

而中醫比較就整個"人體系統"下去著手

這也是為什麼外科醫師Maxi說過:

中藥的問題是在於沒有科學的定論...作用的機制不透明

很有效...但是卻不知道有效的點在哪邊

所以拉...中西醫我都支持



高教授提到:過去凝態物裡的聲譽一直無法與粒子物理相提並論,因凝態物理看似較屬應用層面...

在醫學領域,我覺得(至少我感覺到、或從健保給付來看)中醫的聲譽亦無法與西醫相提並論

但兩者就好像凝態與粒子物理一般,各有所長,沒有誰比較迷信、誰比較毒的問題...

只可惜中西醫互相看輕的問題仍在,希望未來兩者能有更多合作機會,這也是全人類的福祉^_^


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

那不勒斯pizza


喂喂~學長要一起吃晚餐嗎?吃老爺上菜好不好?

什麼鬼?我才不要...

那...窯烤pizza呢?

好好好

當天沒看清楚下面的黑板,以為口感怎麼可能同時又有嚼勁、又入口即化的?

原來是內外圈不同的口感...


大家各司其職,有揉麵糰的、窯烤的、...我是負責吃的


油醋醬凱隡沙拉


真的有橄欖哦~

油醋醬與鮮蔬搭配得很棒


可惡~忘記拍menu,想不起他的名

不過就是鋪滿馬鈴薯的pizza,這是小的

經窯烤的馬鈴薯表面有點酥、內在綿密的口感實在很適口


這是海鮮口味


滿滿肥大的蝦子與魷魚,嵌在焗烤的起司海上,等等大夥就要悠游我胃海啦~

大與小的差別好像不大,看揉麵的形男,要大揉大,要小揉小,麵團本身好像差不多

頂多就是大pizza鋪有比較多的食材

多人聚餐,多點幾片小披似乎比較划算


最後附上揉麵形男影片,嘉惠女性觀眾



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

不受教


會不會再光顧一間餐廳,有五成評分來自他們的的廁所

要看一個學生的水準,就看該校的垃圾桶

走過很多學校,最不受教、最該重念基礎教育的,我認為是台大...

本以為只有電機人不懂垃圾分類,沒想到各系所雜處的研究生宿舍更糟

垃圾桶裡除了有紙杯、塑膠蓋...竟然還有印表機!!!

我上次還撿到真空管擴大機


資源分類的回收袋就在垃圾桶隔壁!!!


看一次撿一次,還曾被學弟笑說何苦來哉...

要他們伸手替筒內垃圾做減量,簡直比登天還難,更遑論手拿菜瓜布刷馬桶

這些寶貝都是預官、博士生甚至不用考就是尉級起跳,再"被教育"的機會可以說是沒有了

想到上回洪蘭批評台大學生尸位素餐,上課睡覺、聊天、吃東西

台大學生竟開了場講座,要求大家來睡覺、聊天、吃東西、一邊聽講...

主旨強調:台大學生即使上課如此都比別人強

就考試來說,你們本就比較強

但給了那麼多資源,我們期待的是你能超越現狀,強還要更強不是嗎?

發明HHT轉換的黃姓院士曾說:地球暖化關人類什麼事?那不過是地球週期性的常態變化罷了!

這種看似崇尚科學、駁斥迷信的科技人,並不知他握有的"科學證據"有多薄弱

也不懂人類生存的時間是多麼的短暫,地球46億年間,發生多少變化實在不是我們能推估的準

如果哪一天,院士發現他錯了呢?到時來得及嗎?

對於這種事情,寧可多做也不要少做

勿以善小而不為

台大人,做做垃圾分類吧!


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

台灣也有上高地


讓人盛讚不已的"上高地"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36851&prev=36886&next=36799&l=f&fid=11

台灣也有一處!而且真是太像了...

清寒版的越嶺,就是必須自己騎上山頂...


沒錯,這北台祕境正是大家熟知的烏來...再上去的桶後


辦完入山證,確認所有"傢伙"都帶齊了...


經過熟悉的景色...


啊!!這是?!

這正是櫻花時節啊!

台灣的山櫻花比較紅;日本的櫻花比較白...還記得奶奶這麼說過,每回看見櫻花總會想起他老人家


左邊是山與桶後溪,右邊是夾道的櫻花


這張比較寬...


日本上高地


台灣桶後溪


下面比較長


看美景不需要捨近求遠,腳踏車踩了就會到...

越過桶後溪


扛一下車


宣示一下


宣示一下


戴上護具


就可以下山囉~


桶後林道是我蠻愛的off road路線,剛下山的坡度陡到上回騎一般登山車時,人從車把上方翻到前面

這回是學弟Hayes的後碟煞,因油管過熱膨脹而暫時失效

想起上回來時,其他人不管Hayes、Hope、Shimano...碟煞幾乎都失效

僅剩幾款高階油碟仍能運作

而這次MountainCycle 上、15年前的半油壓碟煞(線拉油壓缸)仍強力運作

一方面是沒有油管、另一方面全拜浮動式230mm(非203mm)碟盤散熱迅速所賜

這邊的坡相當有趣,當過彎非得急煞,出彎的緩坡讓你以為非要奮力踩才能加速

誰知那全是視覺被欺騙,才出彎就好似被人從後面猛推,加速度高的嚇人,而且路線絕對夠長、夠過癮!

...

一般旅館沒法攜車入住、民宿又滿了,看見"意大利磨得祿"就跟學弟進去磨了...

磨得小姐:兩位先生共睡一張床嗎?

我&學弟:呃~有的選嗎?

磨得小姐:沒有喔,那你們浴缸要不要大一點,可以一起泡...

.........



死鬼~竟然馬上就睡著...也不理人家的...


沒多久睡醒的學弟,竟玩起八爪椅

延伸閱讀:

完整的桶後越嶺遊記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ell2001.tw/article?mid=380&prev=-1&next=350

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

贏得優雅



我的相機:SONY WX-1



"什麼?SONY?啐~"

許多攝影玩家對於SONY相機頗不以為然

雖然它的確沒什麼可擴充性、也沒能讓你手動調整所有功能

但在某些方面,它的確贏得優雅

曾有人提到我夜拍變強了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36518&prev=36561&l=f&fid=11

這正是我喜歡的部份

以下這張照片,是我把鏡頭直接"灌進"相機尼龍套裡"邊走邊拍"的,旁邊的光隙我用手捏起來,進光量相當少

PS:最右邊的銀色是拉鏈扣,不是光源


出門時,當別人還在架腳架、尋找相機放置處,我已拍完夜景走人...

下圖左:過去的數位相機,其感光單元受光面上有佈線,這些線路正好遮蔽了部份入射光

這也正是過去晶片比大顆的原因:受光面大了,佈線遮蔽效應就相對變小了

這是很蠻幹的作法

SONY夜店機系列,採用下圖右的方法:把佈線改到受光面的下方

即便ISO開到3200也沒什麼雜訊,以前的相機開到800就好笑了...



這是很聰明的辦法,我覺得更是一種"仿生科技",雖然我不知道SONY是否取法大自然...

大家都知道"視網膜"為眼睛的感光部分,視覺訊號再經由視神經傳到大腦

但,視神經不會擋在視網膜前面吧?

視神經當然在視網膜後方啊!

PS:請教眼科醫師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elsa-424/

除了遮蔽的線路消失了,還有許多技術的突破

http://www.sony.jp/cyber-shot/products/DSC-WX1/feature_1.html#L1_20

使感光時間變得超短(一秒鐘能寫入十張仟萬畫素照片)

使用"夜景手持模式",除了傳統光學、數位防手震、以及超短曝光時間外

每按一次快門就是六張照片,它能立即合成一張最清晰的

此時旁人才拿出腳架...

曾買過三防機(防水、防震、耐摔),卻不防較暗室內的拍攝

對於愛拍美食的我,那很難算是"全天候相機"

辛苦的把晶片做大,翻個面卻能贏得輕鬆優雅

PS:雖然要突破傳統,開發過程一定不簡單...

我欣賞這樣的設計,聰明、可靠且實用~



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
做個木箱吧!


趕快發文淹掉上一篇,反正還有五百篇題材備用...

常提著實驗設備到處奔波,一個大小適當、堅固耐用的容器需求因此而生

從工廠撿幾塊廢料裁切、垂直組合、鑚孔


因為是一起鑚的孔,配合當然是剛剛好


上白膠


從垃圾桶撿幾支竹筷子敲入


四邊是櫸木(沒記錯的話~)、底板是廉價的夾板

像底板這麼大的實木就貴了~


"趙老闆~你有沒有很大的F夾?"

"我那根跟你的一樣大而已"

什麼都有的趙老闆,這回生不出F夾了...

回頭一看,欸~很大的F夾我不是有嗎?

銑床Z軸壓壓壓~~~~~~


因為格子上的木工高手太多,只好提供這種變通的方法供大家參考

要說木工的點點滴滴,我肚內實在是沒東西...

修邊...


修圓邊

因為夾板本身的弧度,所以兩端翹曲

沒有設備、也沒有鉋刀,直接拿金工銼刀慢慢銼

大約幾個小時才能銼掉1mm高的面,鐵皮工廠真他X的熱

從早上銼到下午,趙老闆實在看不下去了:"你要不要用電動工具?"

咕咚~幾顆電動工具就這麼滾到我面前

救苦救難趙老闆啊,你真是個好人...


方老闆:你怎麼不用好看點的絞鏈?

我身邊怎麼這麼多老闆


上個二度底漆、裝上輪子


與提把


這提把是在後火車站買的,那麼多皮箱修理的店,只有一家有賣

女店員們都表示不懂賣(即便我已告知木箱規格),要等男店員回來

我就這麼從中午等到傍晚,告知男店員規格後,他轉身拿支提把、我付錢,交易過程大約一分鐘

如果我是老闆,那幾個女店員可以去打包回家了!

賠我一個下午來啊!


再裝幾個小五金


裡面的木塊是固定設備用的

如果在街上看到有人拉著木箱轟隆隆的...

你好!我是魯卡,請多多指教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