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

紫瓜甘脂蒸柳葉


我承認使用茄子的別稱:紫瓜、豆腐的別名:甘脂,目的是為了引人入內...

不挑食的好處,就是超市跳樓什麼,我就買什麼。

因為食量不大,如何有效率的消耗即將到期品,變成一道必須規劃的功課。

本篇因此而生

上回削的茄子一次實在吃不完,心想那就捲著小魚、豆腐、紅蘿蔔來吃吧!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43978&prev=-1&next=43946

於是食材就是上述=.=


若與蒸大魚一樣只是包起來,好像略顯單調,不如綁個辮子!

輪流把旁邊的茄衣往中間折,因為無法預知哪種視覺效果較好,於是正反面都來擺看看。


一樣撒上辣椒、薑絲、青蔥、外加蝦仁(一樣是即將到期的特價品)、淋上醬汁 (上篇提到的醬油、米酒、糖)


蒸熟就是了!

看到一旁的咖啡了嗎?沒錯,這是早餐!就說是消耗食材嘛~今天就不煎粉漿蛋餅了...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43946&prev=43978&next=43935



再仔細擺一下應該會很漂亮


意外的大好吃!而且方便吃!

茄衣捲著的食材大約就是1~2口,相當方便夾取。


這回降低醬油的比例 (醬油:米酒:水=1:1:1),味道極佳,薑絲、辣椒的味道因此得以提升

茄衣薄不僅易熟,而且吸收醬汁之後,其的味道反成了襯托,相當適合不敢吃茄子的人

柳葉魚拿來做這道菜絲毫不輸上回的鱈魚!

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

茄衣蒸魚


好像不是很多人愛吃茄子,我自己是挺愛...

凡是被歸類為老人食物的,像是芋頭、茄子...等,我都中招

話說回來,茄子是好東西,可以淡斑、降血壓...。如果氣虛,食用份量要斟酌就是。


如果不愛吃茄子,削成薄片的做法倒是可以參考

首先,當然是用削皮刀將茄子削成片狀


再放入鱈魚,或是拿去捲絞肉什麼的也是可以


以茄衣將魚包起來,取醬油:米酒=2:1,再加少許糖下去混和的醬汁淋上

PS:建議用日式醬油比較不會死鹹

最後撒點薑絲、蔥絲、辣椒絲,以及其他配料就能下去蒸了

PS:如何將辣椒切成細絲我還不會啊...啊...啊...


之前說最近有件事讓我很怒,就是肚子餓到軟腳,可是我還在洗菜;

這次是不僅在洗菜,還在拍照...

從香菇與紅蘿蔔看得出來,我已經餓到胡亂切了~嘆

蒸多久呢?大概吃掉一顆烤地瓜的時間,不蓋你,我就是吃完一顆烤地瓜就起鍋了

因為茄子已被處理成薄片,所以真的不需要多久時間


擺盤什麼的雖不是很好看,但真的好吃!這應該會變成日後常做的一道料理。

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

以鐵鍋煎粉漿蛋餅如何不沾鍋


最近有件事讓我覺得很怒、另一件事讓我覺得很呆:

怒的是肚子餓到軟腳,可是我還在洗菜;

呆的是一個人吃,要洗的碗盤卻沒比較少...

不過能吃到心目中的味也算是值得。

上回提到我從粉漿蛋餅開始嘗試煮吃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43882&prev=43935&next=43852

如果你也有這樣一個死黨,喜孜孜的送你一口5mm厚的鑄鐵鍋,那麼你就要學習跟這口重不拉基的鍋和平共處。

別說翻炒,光想拿起這口鍋把油轉勻,對我的手腕來說就頗有難度,高度懷疑它根本是賣蔥抓餅的路邊攤專用,只不過被拿來多焊一隻把手...

回到正題,鐵鍋如要不沾、好清又好用,它還需要一些準備動作才行。

回想剛開始,每次煎第一張皮都極黏鍋,我想應該是太白粉的關係

但真把麵漿調到不沾,口感就又跑了

好在過去常在早餐店外等開門,回想老闆娘在開始之前,都會先煎一片小小的餅皮,待餅皮熟透再以筷子夾著塗抹整張鐵板。

雖然不懂,但應該自有道理,於是我也先煎、再塗...接著才正式開始第一張,結果還真的完全不沾也不黏...

從此之後的作品都頗有架式


粉漿蛋餅真的很好吃,大推!


斷面


目前不急著做太複雜的料理,目標先掌握好煎、煮、炒、烤基本功,讓食材的熟度恰到好處,變花樣應該是在這之後的事了。

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以工程的眼光 - 看東西方醫學

台灣具有很棒的中西醫合作條件,但就是互相之間存在許多歧見。若以工程的眼光來看,兩者都相當科學,且各有所長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小故事穿插線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曾因工作意外導致兩指骨折,當下進醫院固定患肢、縫合傷口、打破傷風,最後醫生開了止痛藥與抗生素,便交代下周回診檢查。

這痛還算能忍;加上已經打了破傷風、而且傷口不大,如有細菌感染,我選擇先交給免疫系統,於是止痛藥與抗生素都被我擱著了。

但過去所學告訴我,如患部不快點癒合,會耽擱復健的日程,這對日後運動功能的恢復相當不利。

於是尋求信任的中醫,開了有關活血化瘀與造骨的藥。

一周後回診,醫生反覆看著X光片與病歷號碼,確認沒拿錯片子,口中喃喃地說:騙人的吧?哪有人癒合這麼快?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小故事到這裡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我喜歡以類比與數位訊號的處理來做比喻:

西醫的診察方式就像是對類比訊號做取樣:每隔一種生理特徵 (訊號處理則是每隔一段時間) 取樣一次,其中每種取樣值都應落在某個“正常範圍”,否則就代表生病。配合精密儀器的幫忙,很快就能確診。

但其中有個相當大的問題:如果異常落在取樣之外呢?

意思就像是反覆開門以確認小孩是否在書房內用功讀書,但你很難保證關門期間,小孩在房內做了什麼。

所以肝指數高,代表肝一定有問題;但肝有問題,肝指數卻不一定高,這樣的問題層出不窮,甚至引發醫療糾紛。

中醫呢?其診察的方式就像是直接處理類比訊號:

典籍 (資料庫) 記載了各種病症會引發何種病徵 (就像是訊號的波形),醫師靠著望聞問切五法,判斷目前所見的波形與資料庫裡的哪種相符,於是能診斷出不少儀器沒察覺到的問題。

但其缺點也正如類比訊號處理的缺點,過大的資料庫讓處理時間變得緩慢(確診時間長),但有些病症的治療卻是慢不得的。

另外,有關病症 (訊號) 的種類判定,到底與典籍中的何種病症相似程度最高?決策過程全靠人為的主觀判定,最後常導致相同病症卻有不同的診斷結果。

另外,就算醫師能熟記資料庫裡的龐大資訊量,但望聞問切都得靠醫者感官,而醫者感官是否足夠敏銳,這是檢定考試無法評量的!

且感官畢竟不是儀器,就算被評定為不合格也無法校正,這也是我認為中醫素質較為良莠不齊的原因之一。

最後再舉個例子:取傾頹的橋樑材料送驗,並不一定能檢出哪裡不合格,若一群人齊步走,其步頻正好對上橋樑的固有頻率而造成共振坍塌,這種問題很難從各元素的逐一檢驗來發現現。但反過來說,建造橋樑的各元素都必須合於規範。

由此觀之,中西醫都相當科學,但也都有其不足。如果單純依據西醫的檢測結果開立中藥方,似乎不能說是真正的“中西醫整合”。

如果中西醫之間能互相了解、化解對立,建立良好的轉診機制,而不是靠民眾自行判斷(畢竟多數民眾的專業並不在醫學領域),相信會是一大福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