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

延遲性肌肉痠痛與心跳

舊文曾提到:計算運動中的熱量消耗相當不切實際。因為"運動後"的消耗才真的多、也難以計算。

例如從事20分鐘的高強度心肺活動,在運動後的6~13小時,身體都維持在較高的心跳率,只要稍有活動,心跳很容易就落在最大心跳率的55-60%間,而這正是使用脂肪比例最高的心跳率。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41928

另外,阻力訓練造成的遲發性肌肉痠痛也有類似效果

當進行高強度、新型態、或不熟悉的運動後,隔天常會感覺到強烈的肌肉痠痛,這就是延遲性肌肉痠痛

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確切機轉仍不清楚,但根據一些實驗的變因與結果,再對照痛感的出現時間,發生原因大概可以推測如下:

1. 激烈的訓練造成肌肉纖維損傷(尤其Z線)

2. 肌漿網受到破壞,造成鈣質釋出、抑制細胞呼吸,並活化水解蛋白酶與磷酸脂質酶,破壞肌原蛋白

3. 血液中的發炎細胞增加

4. 細胞內的組成物流入血液中,在6~12小時左右引發發炎細胞的聚集,引發後續發炎反應

5. 發炎造成組織水腫與溫度升高,亦活化疼痛受器

6. 此時肌肉的活動會造成局部壓力增加,更刺激被活化的疼痛受器

所以,當延遲性肌肉痠痛出現時,不光是肌肉重建工作需要大幅的能量消耗

PS:調節脂質與蛋白質的代謝必須仰賴碳水化合物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44150&prev=44161&next=-1

因肌漿網破裂而釋出的鈣質,還會造成心跳加速。

另外,發炎反應造成的體溫升高亦能提高代謝速度。

如此便能解釋延遲性肌肉痠痛出現時,即使沒運動都能快速消耗熱量的原因了

高強度心肺活動後的數小時、延遲性肌肉痠痛出現時,身體都在大幅的消耗能量與營養,此時務必將自己視同病人般對待,待肌肉成長後,他們會幫你消耗更多脂肪。

延伸閱讀:事半功倍的訓練原理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oka330/article?mid=24017